NEWS
新闻动态
协会动态
行业动态
市场资讯
党员天地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蓝皮书:中国石化行业循环发展面临五大挑战
 
2025-10-31    
 

 “这个数字还挺触动我的,2024年全球经济循环率只有6.9%,是在一年年持续走低。1028日举行的2025石油和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会议暨第三届上海化学工业区绿色低碳发展会议上,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常务副会长赵凯如此感叹。

 这个数字来自于现场发布的《2025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循环经济蓝皮书》(下称《蓝皮书》)。《蓝皮书》提出,全球循环经济仍面临关键性挑战,回收体系效率低下、产品设计仍以线性模式为主,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脱钩进程缓慢,都是制约因素。与此同时,致力于终结全球范围内塑料污染的《全球塑料公约》也尚未达成实质性协议,全球循环经济发展当前还停留在国家自主层面。

 根据《蓝皮书》,如果维持现有趋势,到2060年全球资源开采量将增加60%,进而引发气候失控、生物多样性崩溃、供应链断裂及地缘冲突等一系列系统性风险。因此,设定全球资源上限、推行循环设计、加大再生体系投资力度,并推动公正转型,已成为全球循环经济加速发展的迫切需求。

 尽管如此,欧盟和中国等始终是循环经济的积极推动者,也将推动2025年全球塑料循环市场规模预计增长8.3%,生物基材料市场规模增长25.7%。目前,石化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出现了明显的再生替代特征,除了用废弃物资源替代原生材料外,绿氢耦合以及生物基材料逐步替代石油基原料,都是发展路径。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中国确立了“203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的目标,近年来陆续出台了针对废钢铁、废有色金属、退役动力电池、退役光伏设备等领域的专项政策,300多项标准构建了多层次治理体系,部分标准和追溯机制逐步实现国际对标。

 根据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的测算,2024年,中国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减少的二氧化碳总量超过35亿吨,预计2030年对中国碳减排的综合贡献率将超过35%。今年,两新政策(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抓手,在拉动投资和消费的同时,也加快了绿色转型进程。

 根据《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左右。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将在政策驱动下成为更加重要的产业体系。

 《蓝皮书》提出,十五五期间,中国石化行业发展循环经济仍面临五大挑战,包括技术成熟度与经济不足制约规模化推广,原料供应分散性与品质不稳定性突出,绿色低碳价值尚未充分转化为市场溢价,产业链协同与基础设施配套不足,政策体系与监管机制仍需完善。

 为此,建议石化企业在研判相关产业布局时,聚焦化学回收、绿氢耦合、生物基材料等关键技术突破,通过产学研协同缩短商业化周期;通过战略合作构建稳定可控的原料供应体系,通过智能化分拣、闭环回收网络破解分散难题;将环境效益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主动牵头完善自身产品碳足迹核算与绿色认证体系,推动绿色溢价机制落地。《蓝皮书》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联合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共同发布。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上海市浦东新区石油制品行业协会
Copyright 2008 版权所有 沪ICP备09021625号